微生物饲料添加剂
企业新闻
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第一篇 ——非洲猪瘟防控之“道”
来源:本站原创 | 发布时间:2021-07-03 | 发布人:admin | 浏览次数:

第一篇 ——非洲猪瘟防控之道


 

 

仇华吉

研究员 ,博士生导师,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、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,主要从事猪瘟、非洲猪瘟和伪狂犬病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。


01

对非洲猪瘟应该怎么看?

非洲猪瘟是我们养猪业的强大的敌人,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,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、战术上重视敌人。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抗击非洲猪瘟(简称“抗非”)战役。任何敌人都有弱点,都是可以战胜的。有人说,没有疫苗,非洲猪瘟就防不住,这是无所作为。不要期待救世主,只有靠自救。

对非洲猪瘟要有科学认知,这个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。非洲猪瘟病毒喜欢寒冷和肮脏的环境,对盐有高度耐受性,对一般的酸碱有耐受性。但它也有短板,其致命弱点是怕高温。就像河北方田公司的付学平总经理讲的,能烧的烧,能烘的烘,能用开水烫的用开水烫,这是非常正确的,既环保又有效,其消毒效果胜过很多消毒剂。另外,非洲猪瘟病毒怕干燥,并不是说单纯为了防范非洲猪瘟使猪场变干燥,而是猪喜欢干爽的环境,干燥也是很多病原都惧怕的环境条件。有些猪场带猪消毒后看似很干净,但猪舍里阴冷潮湿,不但猪不舒服,还给病毒存活创造了条件。有些强酸强碱对杀灭非洲猪瘟病毒是非常有效的,如氢氧化钠(火碱、烧碱)和有机醇。优质的有机酸是非常好的消毒剂,对灭活非洲猪瘟病毒非常有效,只要 pH 达到3.8以下并维持合适的有效成分浓度,可以长时间使用;有些有机酸 pH在4以上,是没有效果的。

 



02

防控非洲猪瘟(简称“防非”)九字方针

非洲猪瘟对我们的正面影响应该是对我们意识上的影响。让我们意识到养猪有门槛。有门槛不是坏事,任何行业都有门槛。如果不具备养猪的能力,没有生物安全意识,这样的养猪场很容易受到非洲猪瘟等疫病的攻击,害了自己,也会害了别人。


这是我总结的防控非洲猪瘟(简称“防非”)九字方针:“高筑墙,养管防,剩者王”。对于“高筑墙”,我建议猪场除了原有的围墙,可以建第二道围墙,中间形成缓冲区,可以搞绿化,以形成阻挡非洲猪瘟等病毒入侵的物理屏障。防控非洲猪瘟不能只针对病毒,是一项系统工程。—方面是消防设卡,使非洲猪瘟病毒每过一关就被消灭一部分,最终即使少量病毒进入场内也不足以形成“气候”,无法引起感染和发病。建立新的养猪场前应看看周边有没有风险因素,比如屠宰厂、集贸市场、填埋场、饲料厂,思考如何避免公用道路和公用水源等风险。


03

经过这一年多与非洲猪瘟病毒的斗争,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

人是“防非”成败的最大变量,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。这里讲的“人”包括所有从业者。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错事,既可以把好事做到极致也可以把错事做到极致,就看管理层和老板如何去管理、如何去引导。面对非洲猪瘟,有的养殖场采取猪场工作人员封闭半年的措施,个人认为不太可取,应对一线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和人性化的管理。建立实体墙、设立养猪小单元、降低饲养密度都是有效的,酸化剂、发酵产品等也是有用的,这是我们从一线养殖实践总结的经验。猪的健康度、舒适度、黏膜屏障和黏膜免疫都非常重要。防便秘、抗

应激对“防非”来说看似没关系!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。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话,黏膜屏障非常容易被破坏,一些冷热刺激、疼痛、潮湿、燥热、污浊的空气等都是非洲猪瘟发生的诱因。基于生物安全的系统防控是猪场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。且不谈可持续发展,当前先活下来,活到明年后年甚至更远。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,猪场不开展生物安全防控是不行的。

 



04

云南神农集团的六条经验对每个猪场都适用

一是,云南神农集团开展的区域联防联控的经验值得借鉴。他们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拿出了 1 000 万元资金给政府,让政府帮他们打造一个好的养殖环境。企业不可能对区域内所有调入运出的生猪进行筛查,于是企业和行业协会与政府合作,做到了局部的联防联控。即使发生过疫情的地区也可以实施联防联控,防止第二波、第三波疫情的冲击。

二是,选址非常重要,他们的猪场按照 PIC 千点评分建造,有天然优势。有的猪场可能 10 年前就选址建成了,但现在可以评估,如果不符合当前生物安全的要求,可以通过改造达到要求。如果改造也不行,就要放弃。

三是,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尽量打造自己的饲料、屠宰、冷藏及深加工全产业链,可极大地降低外部风险。

四是,防患于未然,早发现早监测,对饲料等高风险因素提前逐个排查排除,对于防控非洲猪瘟是非常有效的。

五是,上下同心,利益共享,养殖场的管理者带头学习、落实生物安全防控。

六是,管理好人才,用好人才。人是最重要的因素,没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团队,要想打赢非洲猪瘟的“持久战”是非常困难的。

 


05

非洲猪疫苗

我个人认为病毒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出现弱化的可能性很小。有没有可能出现所谓的低毒力毒株呢?目前监测未发现低毒力毒株,但还应持续监测,判断有没有容易变异的毒株。猪场带毒生产不可行,不要试图与非洲猪瘟病毒“共舞”,应发现病毒、清除病毒。

我个人认为,在3-5年内研制成理想的非洲猪瘟疫苗难以实现。我们对非洲猪瘟病毒的认识还不够,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哪个蛋白与病毒毒力有关,哪个蛋白与免疫保护相关,等等。生产疫苗用的细胞系也没有解决,之前用的细胞系培养增殖过程中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,免疫原性和毒力会发生改变。

国际上如德国、美国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等过去几十年研制了 30 多种候选疫苗,包括灭活疫苗、DNA 疫苗、亚单位疫苗、载体疫苗、基因缺失疫苗。这是任何一个疫苗的必经过程,临床试验可能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。即便是现在开始就进入临床试验,在一年之内拿出商品化疫苗也是非常困难的。

将来疫苗能不能使用,受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技术因素,是否开展过临床试验评价将影响疫苗的投入使用。历史上曾经有深刻的教训,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使用过疫苗,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。疫苗经实验室评估效果较好,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就直接投入使用,造成母猪流产,仔猪死亡率达到 20%~30%。教训非常深刻,因为疫苗不仅直接造成猪的死亡,还严重干扰影响了非洲猪瘟的净化,西班牙后来花费 30 年时间才实现净化。使用不安全的疫苗将贻害无穷。我们曾在防控蓝耳病上犯过错误,应用弱毒疫苗造成了病毒返强和重组,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。这个教训并不遥远,就在我们身边。

假如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了,问题就解决了吗?也许行业内认为有了疫苗就敢于复产和扩产,尤其是散户过去没有生物安全意识、技术力量不足而不敢养,现在都开始投产。可能养猪业很快就会恢复到以前(2017 年,出栏 7 亿头)的水平,但后续可能就陷入过去的周期和循环,猪肉价格下降,养得不好的就赔钱。那时候有多少人挣钱多少人赔钱,大家都很清楚。另外,有了疫苗之后增加了疫苗费用,以目前保护期不到 3 个月计算仔猪至少要免疫 2 次,母猪要更多次,成本会增加。接种疫苗后,将来出现疫情还要扑杀吗?如何鉴别是野毒株还是疫苗株呢?说不清楚了。如果因为接种疫苗而放松生物安全,则整体防控形势和养殖环境不会有太大改善,甚至会恶化。

假如疫苗不够安全有效就匆匆上市,哪怕有 20%的死亡率,养猪场也甘愿承担风险和经济损失,而采取疫苗接种措施,现在也许还有利润可言,但将来还有吗?非洲猪瘟病毒长期存在可能会发生重组变异出新的毒株,导致疫苗失效,则又要研发新的疫苗,历史不断重演。



06

来的兽医要干什么,还像过去那样看病治病?

我认为将来兽医要走预防型兽医、管理型兽医之路,要把疫病消灭在萌芽之中,我们叫治“未病”。我们都说扁鹊是神医,他能治“已病”。其实能治“欲病”和“未病”更重要。大家可能最佩服会剖检诊病的兽医,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病,开什么药,但真正厉害的是会管理的兽医,他不治病,但他懂猪、懂人、懂健康管理。


07

简单总结一下

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“头号杀手”,是可管理、可防可控的。基于生物安全的综合防控是猪场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另外,大家都在期盼疫苗,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仅仅依赖疫苗,疫苗不是万能的,我们要立足于在没有疫苗的条件下把猪养好。未来希望我们行业能形成共识,走净化的道路,这远比完全寄希望于疫苗更好。

 

  上一篇:发酵中药——将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开辟新的道路
  下一篇:已到尾
[返回]